杂交谷子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原因
杂交谷子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原因如下:
1.防治地下害虫。按种子重量2.5%应用种衣剂包衣,防治粟灰螟、粟凹胫跳甲、金针虫、蝼蛄、地老虎、蛴螬。
2.防治粟灰螟。在定苗后、拔节期连喷2次药。用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、20%氰戊菊酯乳油2000~2500倍液喷雾,亩用药液量40公斤左右。
3.防治粟凹胫跳甲。田间枯心苗率为1%~3%时进行防治。用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、20%氰戊菊酯乳油2000~2500倍液喷雾,亩用药液量40公斤左右。
4.防治蚜虫。当田间蚜量达500头/百株时开始防治,用菊酯类药剂喷雾,或用50%的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~3000倍液,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亩用药液量40~50公斤。
5.防治黏虫。要掌握在3龄以下用药,当3龄幼虫20头/平方米时开始用药。用90%敌百虫晶体或20%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雾。
6.防治白发病、黑穗病。用甲霜灵与50%克菌丹,按1∶1的配比混用,以种子重量0.5%的药量拌种,种衣剂可与甲霜灵、克菌丹混合同时包衣、拌种,但须随拌随播,一般不能过夜。
7.防治谷瘟病。在谷子抽穗期,用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雾,用药液量40~50公斤。
谷子白发病危害,谷子白发病的传播途径
谷子白发病是谷子的主要病害,谷子白发病病原为谷子白发病菌。病菌的侵染主要发生在谷子的幼苗时期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谷子白发病危害,谷子白发病的传播途径。
谷子白发病
谷子白发病危害:
谷子白发病是系统侵染病害,谷子从萌芽到抽穗后,在各生育阶段,陆续表现出多种不同症状:
(1)烂芽幼芽出土前被侵染,扭转弯曲,变褐腐烂,不能出土而死亡,造成田间缺苗断垄。烂芽多在菌量大、环境条件特别有利于病菌侵染时发生,少见。
(2)灰背从2叶期到抽穗前,病株叶片变黄绿色,略肥厚和卷曲,叶片正面产生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状斑纹,叶背在空气潮湿时密生灰白色霉层,为病原菌的孢囊梗和游动孢子囊。这一症状被称为“灰背”。苗期白发病的鉴别,以有无“灰背”为主要依据。
(3)白尖、枪杆、白发株高60厘米左右时,病株上部2~3片叶片不能展开,卷筒直立向上,叶片前端变为黄白色,称为“白尖”。7~10天后,白尖变褐,枯干,直立于田间,形成“枪杆”。以后心叶薄壁组织解体纵裂,散出大量褐色粉末状物,即病原菌的卵孢子。残留黄白色丝状物(维管束),卷曲如头发,称为“白发”,病株不能抽穗。
谷子白发病
(4)看谷老有些病株能够抽穗,但穗子短缩肥肿,全部或局部畸形,颖片伸长变形成小叶状,有的卷曲成角状或尖针状,向外伸张,呈刺猬状,称为“看谷老”。病穗变褐干枯,组织破裂,也散出黄褐色粉末状物。
(5局部病斑苗期病叶“灰背”上产生的病原菌游动孢子囊,随气流传播到健株叶片上,局部侵染形成叶斑。叶斑为不规则形或长圆形,初淡绿至淡黄色,后变为黄褐色或紫褐色,病斑背面密生灰白色霉层。老熟叶片被侵染后,形成褐色小圆斑,霉层不明显。
产生灰背的病苗后期多形成白尖、白发或看谷老,但也有的后来症状消失而正常抽穗。也有的病苗前期不出现灰背,后期却变为白尖、白发或看谷老。
谷子白发病
谷子白发病的传播途径:
谷子白发病病原菌以卵孢子混杂在土壤中、粪肥里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。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2~3年。用混有病株的谷草饲喂牲畜,排出的粪便中仍有多数存活的卵孢子。土壤带菌是主要越冬菌源,其次是带菌厩肥和带菌种子。
谷子发芽时,卵孢子萌芽产生芽管,从胚芽鞘、中胚轴或幼根表皮直接侵入,蔓延到生长点,随生长点分化而系统侵染,进入各层叶片和花序,表现各种症状。谷子芽长3厘米以前较易被侵染。